目前分類:100伏羲十六卦 (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伏羲十六卦

关注民生生活2020-10-16 08:40

十六卦亦称伏羲十六卦] 、归藏经卦、归藏十六卦、归藏大卦或鬼谷归藏经卦。

古籍《鬼谷归藏经》 内有载《伏羲十六卦解》是乾卦、坤卦、艮卦、震卦、巽卦、兑卦、坎卦、离卦、亮卦、景卦、聚卦、散卦、实卦、虚卦、灵卦、亡卦等等十六卦。这十六卦的类象、卦序、人伦、五行、 节气 、方位、奇门、数目、天干、地支、藏遁和运局,在《卦解》里有详实说明 [4] 。

玄空飛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[原創]歸藏卦卦序


63046381_202010231324580659832421_wm

玄空飛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[原创]伏羲十六卦解

王一博 原创 | 2019-06-18 12:39 | 收藏 | 投票

关键字:伏羲十六卦解

[原创]伏羲十六卦解

王一博于2019年6月18日星期日贵阳花果园U区

十六卦最早见于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王一博先生的作品《企业运作易经》

[1]  书内的起始页“易系统研究图”,18页“《企业运作易经》的参照系”,载明的十六卦,这也是中国公开出版物第一次确定乾、坤、艮、震、巽、兑、坎、离、亮、景、聚、散、实、虚、灵、亡等等为归藏十六卦。

这十六卦亦称伏羲十六卦

[2]  、归藏经卦、归藏十六卦、归藏大卦或鬼谷归藏经卦。

古籍《鬼谷归藏经》

[3]  内有载《伏羲十六卦解》是乾卦、坤卦、艮卦、震卦、巽卦、兑卦、坎卦、离卦、亮卦、景卦、聚卦、散卦、实卦、虚卦、灵卦、亡卦等等十六卦。这十六卦的类象、卦序、人伦、五行、节气、方位、奇门、数目、天干、地支、藏遁和运局,在《卦解》里有详实说明

[4]  。这基本可以确定中国易经是由伏羲八卦、伏羲十六卦 [2]  、周易六十四卦、鬼谷二百五十六卦构成 [1]  。

本《伏羲十六卦解》是古籍《鬼谷归藏经》内有关十六卦的来源、出处,是没有加工处理过的原文。

中文名 伏羲十六卦解 外文名 FuXi Sixteen Diagrams 来 源 鬼谷归藏经 传 承 鬼谷归藏门 传承人 鬼机子

目录

▪ 卦四爻

▪ 卦意

▪ 类象

▪ 卦序

▪ 人伦

▪ 五行

▪ 节气

▪ 方位

▪ 奇门

▪ 数目

▪ 天干

▪ 地支

▪ 藏遁用

▪ 运局

古籍《鬼谷归藏经》内的《伏羲十六卦解》是对乾卦、坤卦、艮卦、震卦、巽卦、兑卦、坎卦、离卦、亮卦、景卦、聚卦、散卦、实卦、虚卦、灵卦、亡卦等等十六卦的详解。原文如下:

卦四爻

伏羲十六卦解曰:伏羲取法天、地、人、鬼四才画卦,卦四爻,亦称归藏经卦。

卦意

解曰:乾,天、大、健也;坤,地、小、顺也;艮(gèn),山、静、止也;震,雷、慑、动也;巽(xùn),风、进、入也;兑(duì),泽、出、说也;坎,水、流下、陷也;离,火、炎上、丽也;亮,日、光、光明也;景,月、暗、黑暗也;聚,星、合、聚合也;散,云、分、分散也;实,形,有、有形也;虚,空、无、无形也;灵,生、命、生命也;亡,死、薨、死亡也。

类象

解曰:乾、坤、艮、震、巽、兑、坎、离、亮、景、聚、散、实、虚、灵、亡取法物象天、地、山、雷、风、泽、水、火、日、月、星、云、形、空、生、死。

卦序

解曰:十六卦序曰乾一、景二、兑三、灵四、离五、聚六、震七、虚八、实九、巽十、散十一、坎十二、亡十三、艮十四、亮十五、坤十六。

人伦

解曰:乾、坤、艮、震、巽、兑、坎、离、亮、景、聚、散、实、虚、灵、亡取法人伦父、母,少男、长男、长女,少女、中男、中女,小姨、女婿、外孙、孙子、重孙、外甥、孙女、小姑。

五行

解曰:十六卦五行曰乾金、景土、兑金、灵水、离火、聚木、震木、虚土、实金、巽木、散火、坎水、亡水、艮土、亮火、坤土。

节气

解曰:十六卦节气曰乾(立冬)、亡(大雪、小雪)、坎(冬至)、散(大寒、小寒)、艮(立春)、景(惊蛰、雨水)、震(春分)、灵(谷雨、清明)、巽(立夏)、聚(芒种、小满)、离(夏至)、亮(大暑、小暑)、坤(立秋)、实(白露、处暑)、兑(秋分)、虚(霜降、寒露)。

方位

解曰:十六卦方位曰乾位(西北)、亡位(北偏西,位北与西北中)、坎位(北)、散位(北偏东,位北与东北中)、艮位(东北)、景位(东偏北,位东与东北中)、震位(东)、灵位(东偏南,位东与东南中)、巽位(东南)、聚位(南偏东,位南与东南中)、离位(南)、亮位(南偏西,位南与西南中)、坤位(西南)、实(西偏南,位西与西南中)、兑位(西)、虚位(西偏北,位西与西北中)。

奇门

解曰:十六卦奇门位曰乾位(开门)、亡位(偏休门、偏开门)、坎位(休门)、散位(偏休门、偏生门)、艮位(生门)、景位(偏伤门、偏生门)、震位(伤门)、灵位(偏伤门、偏杜门)、巽位(杜门)、聚位(偏景门、偏杜门)、离位(景门)、亮位(偏景门、偏死门)、坤位(死门)、实位(偏惊门、偏死门)、兑位(杜门)、虚位(偏惊门、偏开门)。

数目

解曰:十六卦数目曰乾一四九、景二五十、兑三四九、灵一四六、离二五七、聚三六八、震三七八、虚五八十、实四九、巽三八十、散一二七十、坎一二六十、亡一三六十、艮四五十、亮二五七十、坤五六十。

天干

解曰:十六卦藏天干曰乾丁、坤癸、艮壬、震甲、巽辛、兑乙、坎癸、离丁、亮丁、景戊、聚己、散辛、实庚、虚丙、灵辛、亡乙。

地支

解曰:十六卦藏地支曰乾午、坤子、艮亥、震寅、巽酉、兑酉、坎子、离午、亮戌、景辰、聚未、散丑、实申、虚巳、灵酉、亡卯。

藏遁用

解曰:十六卦干支曰乾午乾、坤子坤、艮亥艮、震寅卯、巽酉巽、兑卯酉、坎子子、离午午、亮戌未丁、景辰甲寅、聚未丙巳、散丑丑癸、实申申庚、虚巳辛戌、灵酉乙辰、亡卯亥壬。

运局

解曰:十六卦龟背数曰乾运局(三、八、十三、十八、廿三),亡运局(十六、八、廿五、十二、四),坎运局(九、廿一、十三、五、十七),散运局(廿二、十四、一、十八、十),艮运局(十五、十四、十三、十二、十一),景运局(二、十四、廿一、八、二十),震运局(十九、一、十三、廿五、七),灵运局(六、十八、五、十二、廿四),巽运局(廿三、十八、十三、八、三),聚运局(十、十八、一、十四、廿二),离运局(十七、五、十三、廿一、九),亮运局(四、十二、廿五、八、十六),坤运局(十一、十二、十三、十四、十五),实运局(廿四、十二、五、十八、六),兑运局(七、廿五、十三、一、十九),虚运局(廿十、八、廿一、十四、二)。


玄空飛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[原创]鬼谷归藏二百五十六卦吉凶图

2020-10-23 花果园王...   阅 1213  转 5

王一博于2020年10月23日贵阳贵阳花果园U区

鬼谷归藏二百五十六卦是乾卦、坤卦、艮卦、震卦、巽卦、兑卦、坎卦、离卦、亮卦、景卦、聚卦、散卦、实卦、虚卦、灵卦、亡卦等等十六卦的重卦。

类象为乾天、坤地、艮山、震雷、巽风、兑泽、坎水、离火、亮日、景月、聚星、散云、实形、虚空、灵生、亡死等等。

鬼谷归藏二百五十六卦是鬼谷道家重要秘传经典之一。相传经卦为伏羲氏所创,后老子将经卦传于鬼谷子,鬼谷子演经卦为二百五十有六卦。

鬼谷归藏二百五十六卦来自《鬼谷归藏经》,内容包括《经卦》和《本经》两个部分。

《经卦》主要是四爻十六卦,而《本经》是十六卦的重卦八爻二百五十六卦。卦和爻各有说明(卦辞、爻辞),主要作为打坐、占卜和符箓之用。

下面是鬼谷归藏二百五十六卦的吉凶示意图。

本图自带符咒请勿妄用。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63046381_202010231324580659832421_wm3c88cf08-53a6-4404-8be2-c33e99ac007e971c577a-7be0-47e6-8f44-f4629e38fc63d9ddcaa9-d9af-4a55-8b22-8fe5dbcd4a75


玄空飛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[原创]鬼谷归藏图

王一博于2018年2月27日星期二贵阳花果园

中国易经是由伏羲八卦、周易六十四卦、伏羲十六卦、鬼谷二百五十六卦构成。本书的《鬼谷归藏经》经过近五年的时间完成了伏羲十六卦、鬼谷二百五十六卦的整理和修缮,自此中国易经有了四套系统,即八卦、六十四卦和十六卦、二百五十六卦。

玄空飛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连山易、归藏易、周易三易

2018-03-14 yuxu7639   阅 806  转 36

易学术语。古代三部筮卦书的简称。其书名有两种提法:《连山》、《归藏》、《周易》;《连山易》、《归藏易》、《乾坤易》。前者见于《周礼》、《山海经》,后者见于《古三坟》。《周礼·春官·宗伯》:“太卜掌‘三兆’之法:一曰玉兆,二曰瓦兆,三曰原兆。其经兆之体皆百有二十,其颂皆千有二百。掌‘三易’之法:一日《连山》,二曰《归藏》,三曰《周易》。其经卦皆八,其别皆六十有四。掌‘三梦’之法:一曰《致梦》,二曰《觭梦》,三曰《咸陟》。其经运十,其别九十……以八命者赞‘三兆’、‘三易’、‘三梦’之占,以观国家之吉凶,以诏救政……筮人掌‘三易’,以辨九筮之名。一曰《连山》,二曰《归藏》,三曰《周易》。”《山海经》伏義得河圈,夏后因之曰《连山》;黄帝得河图,商人因之曰《归藏》;列山氏得河图,周人因之曰《周易》。”(《玉海》引)《古三坟》载《连山易爻卦大象》(《山坟》)、《归藏易爻卦大象》(《气坟》)、《乾坤易爻卦大象》(《形坟》)。古人将“三易”视为夏、商、周三个朝代的“易”书。三国姚信《易注》云连山氏得河图,夏人因之曰《连山》;归藏氏得河图,商人因之曰《归藏》;伏羲氏得河图,周人因之曰《周易》。”三国韦昭说筮人掌以‘三易’辨九筮之名。一、夏《连山》;二、殷《归藏》;三、周《易》。”其根据,除《山海经》的那条佚文外,还有《易纬》、桓谭《新论》、郑康成《易赞》《易论》和杜子春等文献资料。孔颖达周易正义》卷首《论三代易名》杜子春云:‘《连山》,伏羲;《归藏》,黄帝。’郑玄《易赞》及《易论》云:‘夏曰《连山》,殷曰《归藏》,周曰《周易》。’”汉初桓谭有“夏《易》”、“殷《易》”之说。其《新论》云《连山》八万言,《归藏》四千三百言。

      《夏易》烦而《殷易》简。”桓谭开始将《连山》视为夏朝的“易”、《归藏》视为殷朝的“易”。最后由孔颖达作出“三代‘易’名”的结论。夏为人统,人无居卦首之理,复以十三月为正月,艮卦渐正月,故以纯艮卦为首,艮为山,重卦艮下艮上,即山下山上,山与山相连,故曰《连山》,象云气出于山。殷为地统,《归藏》第一卦为坤卦,坤为地,重卦坤下坤上,即地下地上,万物莫不归而藏于地下,故以《归藏》名殷朝的“易”书。周为天统,《周易》第一卦为乾卦,乾为天,乾下乾上即天下天上,天下天上则无所不包,“周,遍、咸”也,故以《周易》名周朝的“易”书。据有关资料,可能存有两类“三易”:一类即《汉魏丛书》中所载《古三坟》(即《山坟》、《气坟》、《形坟》)中的《连山易》、《归藏易》、《乾坤易》。保留了它们的《爻卦大象》八宫分宫取象歌。《连山易·爻卦大象》歌是一个以君、臣、民、物、阴、阳、兵、象等八元素为基础组成的八阶可重排列。这八种卦象都以“山”来命名。崇山为君,伏山为臣,列山为民,兼山为物,潜山为阴,连山为阳,藏山为兵,昝山为象。《归藏易·爻卦大象》歌是一个以归、藏、生、动、长、育、止、杀等八元素为基础组成的八阶可重排列。这八种卦象都以“气”来命名。天气为归,地气为藏,木气为生,风气为动,火气为长,水气为育,山气为止,金气为杀。《乾坤易·爻卦大象》歌是一个以天、地、日、月、山、川、云、气八元素为基础组成的八阶可重排列。这八种卦象都以“形”来命名。乾形为天,坤形为地,阳形为日,阴形为月,土形为山,水形为川,雨形为云,风形为气。这“三易”各自的卦象分别组成一个独立系统。《连山易·爻卦大象》的君、臣、民、物、阴、阳、兵、象,可以说是一个人文网络系统。《归藏易·交卦大象》的归、藏、生、动、长、育、止、杀,是生物的生命过程。《乾坤易·爻卦大象》的天、地、日、月、山、川、云、气,是一个宇宙结构系统。从这“三易”的爻卦大象中,可见其卦都是经卦为八、別卦为六十四的“易”书。它们的卦的结构同《周礼》上讲的“三易”,“其经卦皆八,其别皆六十有四”相吻合。《周礼注疏》三易卦别之数亦同,其名占异也。每卦八别者重之数。[疏]‘其经’至‘有四’。释曰:云‘经卦皆八’者,谓以卦为经,即《周易》上经下经是也。‘诗八’者,《连山》、《归藏》、《周易》皆以八卦乾、坤、展、巽、坎、离、艮、兑为本。其别六十四,郑云:谓‘重之数’,通本相乘数之为六十四也。注‘三易’至‘之数’。释日:云‘三易’卦别之数亦同者,三代‘易’之卦皆八,而别皆六十四,亦如上‘三兆’体别之数,故云亦同。云‘其名占异也’者,其名谓《连山》、《归藏》、《周易》,是名异也。‘占异’者,谓《连山》、《归藏》占七、八,《周易》占九、六,是占异也。云‘每卦八别者重之数’者,据《周易》以八卦为本,是八卦重之则得六十四。因伏羲本_八卦,直有三爻,法天地人后以重之。重之法:先以乾之三爻为下体,上加乾之三爻为纯乾卦;又以乾为下休,以坤之三爻加之为泰卦;又以乾为本,上加震之三爻于上,为大壮卦;又以乾为本,上加興于上为小畜卦;又以乾为本,上加坎卦于上为需卦;又以乾为本,上加离卦于上为大有卦;又以乾为本,上加tl于上为大畜卦;又以乾为本,加兑卦于上为夬卦。此为乾之一重得七为八。又以坤之三爻为本,上加坤为纯坤卦;又以坤为本,上加乾为否卦;又以坤为本,上加篾为豫卦;又以坤为本,上加巽为观卦;又以坤为本,上加坎为比卦;又以坤为本,上加离为晋卦;又以坤为本,上加61为剥卦;乂以坤为本,上加兑为萃卦。是以通本为八卦也。自震、巽、坎、离、艮、兑,其法皆如此,则为八八六十四。故郑云‘别者重之数,,后郑专以为伏牺画八卦,神农道之;诸家以为伏牺_八卦还自重之。”从六十四卦的结构上看,“三易”都以下卦为本、上卦为重。即下卦静待、上卦动合。这一类的卦图结构与帛书《周易》同,而重卦的本卦则与其相反(帛书《周易》以上卦为本,下卦去重上卦)。这一类“三易”的爻卦大象见于《古三坟》(《汉魏丛书》)。《汉魏丛书》中的“三易”,相传汉魏不传,至宋元丰(1078—1080)间始出于唐州比阳之民家。有人说它真(宋郑樵《通志》卷六十三),有人说它假(元马端临《文献通考》卷一百七十七)。根据帛书《周易》、《元包易》、《京房易传》以及《周易注疏》可以推断,《古三坟》所载“三易”不伪。亦可从《形坟·乾坤易·爻卦大象》中推出《乾坤易》与《周易》的联系与区别。《乾坤易》不等于《周易》,可能是《周易》的前身。另一类“三易”被保留在马国翰的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中。马国翰认为“三易”就是《连山》、《归藏》、《周易》。马氏辑佚保存了《连山》的一些卦名、爻名、卦爻辞和象辞,附录了诸家论《连山》的语录。

辑录了《归藏》六十四卦的卦名、爻名和十二辟卦以及《齐母经》、《郑母经》、《本蓍经》。

      连山易学术语。“三易”之一。又名《连山易》、《天易》、《夏易》。相传为伏羲所作。郑玄《周礼注》:“‘易,者,揲蓍变易之数可占者。名曰《连山》似出内云气也。”贾公彦《周礼疏》:“《连山易》其卦以纯艮为首。艮为山,山上山下,是名《连山》,云气出内于山,故名‘易’为《连山》。”据《北史·刘炫传》时牛弘奏购求天下遗逸之书。炫遂伪造书百余卷。题为《连山易》、《魯史记》等。”刘炫所献《连山易》的真伪今已无法甄别。南北朝时,刘炫及儒林以《连山易》为遗逸之书,可见《连山易》是古代已有的“易”书。《附书·经籍志》著录“梁元帝《连山》三十卷”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《连山》十卷,司马府注。”《周易正义》引郑玄云夏曰《连山》,象山之出云,连连不绝。”姚信《周易注》连山氏得河图,夏人因之曰《连山》。”郑樵《通志·艺文略·经类》《连山》十卷。注:夏后氏‘易’至唐始出,今亡。”又云《连山》亡矣”、“《连山》用三十六策”、“天皇伏牺氏本《山坟》而作‘易’曰《连山》”、“《连山》之大象有八。曰:君、臣、民、物、阴、阳、兵、象,而统以山”。朱震《易丛说》:“《连山》首艮者,八风始于不周,实居西北之方七宿之次,是为东、璧、营、室;于辰为亥,于律为应钟,于时为立冬。此颛顼之历所以首十月也。无阖则无辟,无静则无动,此《归藏》所以先坤欤?”又曰:“伏羲画卦乾上坤下,立天地之位。《归藏》先坤后乾,首万物之母。《连山》[之]乾始于子,坤始于午。至《周易》尊乾卑坤,其体乃定。艮、震、巽、离、坤、兑、乾、坎,《连山》之序也,而《(周)易》兼用之。”《古今图书集成》所加按语云《连山易》,《通志》称至唐始出,而《隋书》已有之。但《隋书》称梁元帝撰,附人‘五行类、不入《易经》。而《唐书》又两载之。岂所称梁元帝撰者又一《连山》耶?抑隋开皇时牛弘请购遗书,刘炫所伪造者或即托之梁元帝撰耶?不然,元帝既有《连山》,刘炫何烦伪造?”马国翰云自炫有伪造之《连山》,而司马膺注本至唐始出,后儒献疑有由也。然皇甫谧《帝王世纪》、邮道元《水经注》、李淳风《乙已占》皆引《连山》。谧,晋人。道元,北魏人。皆在刘炫前。淳风所引‘姮娥奔月枚筮有黄、与张衡《灵宪》同,决为古之佚文。”这是马氏辑佚《连山》的标准。


玄空飛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[原創]《鬼谷歸藏經》概述

2020-11-03 04:25:05 來源:互聯網

王一博於2019年1月8日貴陽花果園U區

《鬼谷歸藏經》是鬼谷道家重要秘傳經典之一,是《易經》在特定歷史階段的神秘代言人,承載了歷代歸藏門人的歷史使命和任務,雖不乏文采和哲理,但始終沒有以《易經》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真面目示人。相傳經卦為伏羲氏所創,後老子將經卦傳於鬼穀子,鬼穀子演經卦為二百五十有六卦。《鬼谷歸藏經》內容包括《經卦》和《本經》兩個部分。《經卦》主要是四爻十六卦,而《本經》是十六卦的重卦 卦和爻各有說明(卦辭、爻辭),作為占卜之用。門內相傳為鬼穀子所撰;但本人認為它是戰國後期或秦漢時期的鬼谷道家作品,而並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。

《鬼谷歸藏經》是中國道家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,是古代漢民族思想、智慧的結晶,同《周易》一樣,應該被譽為“大道之源”,是古代 《鬼谷歸藏經》是《易經》的重要組成部分,含蓋萬有,綱紀群倫,是漢族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;廣大精微,包羅萬象,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。

《鬼谷歸藏經》一書,並非占卜之書,但乃是藉占卜寫立命、修身、處世、運局。每個卦都是修行中岔路,人身不正,處世即不正。人若生病,事業亦必荒廢。《

鬼谷歸藏經》與其說占卜人事,不如說是記錄人體內的各種病症。《

鬼谷歸藏經》的存在,是互補了黃帝內經人體經絡病症。人體經絡運行不正,就要有是非災厄。

讀《鬼谷歸藏經》,如同讀《周易》,讀完後,周行不易,唯留“中正”二字。

不易者,“中正”之道也。

周行變易,唯留“運局”二字,變易者,“運局”之道也,測局、觀局、用局、佈局、解局之道也。

基本內容

鬼谷歸藏:萬事有歸,藏變不示;經:書籍。

《鬼谷歸藏經》同《周易》一樣,是一本揭示變化的書,由太極陰陽圖和十六卦及二百五十六卦構成《鬼谷歸藏經》典籍之內容。

1、伏羲依照“河圖”之啟示而演成八卦,放大八卦演成十六卦,形成了《鬼谷歸藏經》典籍的核心內容經卦十六卦。

2、《鬼谷歸藏經》以 “無極生有極,有極生太極,太極生兩儀(即陰陽),兩儀生四象(即少陽,太陽,少陰,太陰),四象演八卦,八卦演十六卦,十六演二百五十六卦”。兩儀是對太極的細分;八卦是對陰陽的細分;十六卦是對八卦的細分;二百五十六卦是對十六卦細分。每卦及卦爻的含義有單獨的章節進行釋義。

3、以《鬼谷歸藏經》規律為源頭的中華傳統秘傳文化的

4、《鬼谷歸藏經》規律運用之“無我”和“有我”的二重境界:①、“無我”之境界(道法自然):“無我”境界之古法——“道法自然”。②、“有我”之境界(人道合一):“有我”境界之理想——“大道之行,天下為公”。

《鬼谷歸藏經》,分為“經卦”和“本經”兩部分,《鬼谷歸藏經》是《易經》的重要組成部分。中國的易經博大精深,我多年研究《易經》,提倡辨證研究,用現代的信息方法來詮釋《易經》。中國《易經》的影響遍及中國的哲學、宗教、醫學、天文、算術、文學、音樂、藝術、軍事和武術。從十七世紀開始,《易經》也被介紹到西方,並作為變化的哲學運用於現實生活。

經卦

《鬼谷歸藏經》的經卦包括乾卦、坤卦、艮卦、震卦、巽卦、兌卦、坎卦、離卦、亮卦、景卦、聚卦、散卦、實卦、虛卦、靈卦、亡卦等等十六卦。

經卦類象為乾天、坤地、艮山、震雷、巽風、兌澤、坎水、離火、亮日、景月、聚星、散雲、實形、虛空、靈生、亡死等等。

經卦卦序為乾一、景二、兌三、靈四、離五、聚六、震七、虛八、實九、巽十、散十一、坎十二、亡十三、艮十四、亮十五、坤十六。

經卦四爻像如下:

乾卦

[乾卦] 天

坤卦

[坤卦] 地

艮卦

[艮卦] 山

震卦

[震卦] 雷

巽卦

[巽卦] 風

兌卦

[兌卦] 澤

坎卦

[坎卦] 水

離卦

[離卦] 火

亮卦

[亮卦] 日

景卦

[景卦] 月

聚卦

[聚卦] 星

散卦

[散卦] 雲

實卦

有坐標[實卦] 形

虛卦

[虛卦] 空

靈卦

[靈卦] 生

亡卦

[亡卦] 死

本經

《鬼谷歸藏經》本經的上經八十卦中經九十二卦下經八十四卦。

上經從乾為天卦到

[乾] 乾為天(卦一),[坤] 坤為地(卦二),[絕] 水空絕(卦三),[勢] 形水勢(卦四),[灶] 水死灶(卦五),[泉] 生水泉(卦六),[屯] 水雷屯(卦七),[蒙] 山水蒙(卦八),[闕] 空天闕(卦九),[健] 天形健(卦十),[需] 水天需(卦十一),[訟] 天水訟(卦十二),[師] 地水師(卦十三),[比] 水地比(卦十四),[幣] 雲地幣(卦十五),[修] 地月修(卦十六),[煉] 生地煉(卦十七),[獸] 地死獸(卦十八),[活] 日地活(卦十九),[小巨] 地星小巨(卦二十),[投] 星地投(卦二十一),[澀] 地日澀(卦二十二),[配] 月地配(卦二十三),[詩] 地雲詩(卦二十四),[定] 風星定(卦二十五),[秀] 日澤秀(卦二十六),[物] 風日物(卦二十七),[鏡] 星澤鏡(卦二十八),[小畜] 風天小畜(卦二十九),[履] 天澤履(卦三十),[否] 天地否(卦三十一),[泰] 地天泰(卦三十二),[陷] 地空陷(卦三十三),[貌] 形地貌(卦三十四),[測] 月火測(卦三十五),[工] 火雲工(卦三十六),[假] 雲火假(卦三十七),[伐] 火月伐(卦三十八),[真] 日火真(卦三十九),[燃] 火星燃(卦四十),[炮] 星火砲(卦四十一),[焚] 火日焚(卦四十二),[同人] 天火同人(卦四十三),[大有] 火天大有(卦四十四),[數] 月天數(卦四十五),[曲] 天雲曲(卦四十六),[長] 生天長(卦四十七),[滅] 天死滅(卦四十八),[滿] 雲天滿(卦四十九),[才] 天月才(卦五十),[大匯] 星天大匯(卦五十一),[熟] 天日熟(卦五十二),[大明] 日天大明(卦五十三),[大巨] 天星大巨(卦五十四),[謙] 地山謙(卦五十五),[豫] 雷地豫(卦五十六),[沒] 月山沒(卦五十七),[馳] 雷雲馳(卦五十八),[隨] 澤雷隨(卦五十九),[蠱] 山風蠱(卦六十),[臨] 地澤臨(卦六十一),[觀] 風地觀(卦六十二),[烈] 星雷烈(卦六十三),[禮] 山日禮(卦六十四),[噬嗑] 火雷噬嗑(卦六十五),[賁] 山火賁(卦六十六),[起] 山形起(卦六十七),[掌] 空雷掌(卦六十八),[平] 澤形平(卦六十九),[來] 空風來(卦七十),[藏] 月形藏(卦七十一),[由] 空雲由(卦七十二),[舍] 生形舍(卦七十三),[目] 空死目(卦七十四),[引] 風形引(卦七十五),[浩] 空澤浩(卦七十六),[無] 空形無(卦七十七),[有] 形空有(卦七十八),[大過] 澤風大過(卦七十九),[中孚]風澤中孚(卦八十)。

中經從坎為水卦到兌為澤卦共計九十二卦如下:

[坎] 坎為水(卦八十一),[離] 離為火(卦八十二),[張] 日形張(八十三),[惑] 空星惑(卦八十四),[剝] 山地剝(卦八十五),[复] 地雷复(卦八十六),[象] 形天象(卦八十七),[禽] 天空禽(卦八十八),[律] 形星律(卦八十九),[遠] 日空遠(卦九十),[術] 形火術(卦九十一),[洞] 火空洞(卦九十二),[技] 形雷技(卦九十三),[坐] 山空坐(卦九十四),[無妄] 天雷無妄(卦九十五),[大畜] 山天大畜(卦九十六),[頤] 山雷頤(卦九十七),[小過] 雷山小過(卦九十八),[靜] 澤月靜(卦九十九),[袞] 雲風袞(卦一百),[咸] 澤山咸(卦一百零一),[恆] 雷風恆(卦一百零二),[邪] 月風邪(卦一百零三),[消] 澤雲消(卦一百零四),[閃] 雷形閃(卦一百零五),[機] 空山機(卦一百零六),[德] 地形德(卦一百零七),[新] 空地新(卦一百零八),[隱] 雲形隱(卦一百零九),[寂] 空月寂(卦一百一十),[遁] 天山遁(卦一百一十一),[大壯] 雷天大壯(卦一百一十二),[晉] 火地晉(卦一百一十三),[明夷] 地火明夷(卦一百一十四),[家人] 風火家人(卦一百一十五),[睽] 火澤睽(卦一百一十六),[虛] 虛為空(卦一百一十七),[實] 實為形(卦一百一十八),[源] 空水源(卦一百一十九),[下] 水形下(卦一百二十),[蹇] 水山蹇(卦一百二十一),[解] 雷水解(卦一百二十二),[損] 山澤損(卦一百二十三),[益] 風雷益(卦一百二十四),[市] 形風市(卦一百二十五),[單] 澤空單(卦一百二十六),[旋] 生風旋(卦一百二十七),[舌] 澤死舌(卦一百二十八),[夬] 澤天夬(卦一百二十九),[姤] 天風姤(卦一百三十),[萃] 澤地萃(卦一百三十一),[升] 地風升(卦一百三十二),[困] 澤水困(卦一百三十三),[井] 水風井(卦一百三十四),[作] 日雷作(卦一百三十五),[凸] 山星凸(卦一百三十六),[覺]月雷覺(卦一百三十七),[碎] 山雲碎(卦一百三十八),[響] 生雷響(卦一百三十九),[堆] 山死堆(卦一百四十),[革] 澤火革(卦一百四十一),[鼎] 火風鼎(卦一百四十二),[震] 震為雷(卦一百四十三),[艮] 艮為山(卦一百四十四),[漸] 風山漸(卦一百四十五),[歸妹] 雷澤歸妹(卦一百四十六),[採] 星山採(卦一百四十七),[醒] 雷日醒(卦一百四十八),[規] 形山規(卦一百四十九),[厥] 雷空厥(卦一百五十),[策] 生山策(卦一百五十一),[洩] 雷死洩(卦一百五十二),[濟] 生澤濟(卦一百五十三),[吏] 風死吏(卦一百五十四),[碧] 形澤碧(卦一百五十五),[鏈] 風空鏈(卦一百五十六),[罩] 雲山罩(卦一百五十七),[逝] 雷月逝(卦一百五十八),[深] 空火深(卦一百五十九),[上] 火形上(卦一百六十),[穴] 死火穴(卦一百六十一),[煙] 火生煙(卦一百六十二),[豐] 雷火豐(卦一百六十三),[旅] 火山旅(卦一百六十四),[渙] 風水渙(卦一百六十五),[節] 水澤節(卦一百六十六),[飲] 日水飲(卦一百六十七),[凹] 水星凹(卦一百六十八),[食] 星水食(卦一百六十九),[滋] 水日滋(卦一百七十),[巽] 巽為風(卦一百七十一),[兌] 兌為澤(卦一百七十二)。形澤碧(卦一百五十五),[鏈] 風空鏈(卦一百五十六),[罩] 雲山罩(卦一百五十七),[逝] 雷月逝(卦一百五十八),[深] 空火深(卦一百五十九),[上] 火形上(卦一百六十),[穴] 死火穴(卦一百六十一),[煙] 火生煙(卦一百六十二),[豐] 雷火豐(卦一百六十三),[旅] 火山旅(卦一百六十四),[渙] 風水渙(卦一百六十五),[節] 水澤節(卦一百六十六),[飲] 日水飲(卦一百六十七),[凹] 水星凹(卦一百六十八),[食] 星水食(卦一百六十九),[滋] 水日滋(卦一百七十),[巽] 巽為風(卦一百七十一),[兌] 兌為澤(卦一百七十二)。形澤碧(卦一百五十五),[鏈] 風空鏈(卦一百五十六),[罩] 雲山罩(卦一百五十七),[逝] 雷月逝(卦一百五十八),[深] 空火深(卦一百五十九),[上] 火形上(卦一百六十),[穴] 死火穴(卦一百六十一),[煙] 火生煙(卦一百六十二),[豐] 雷火豐(卦一百六十三),[旅] 火山旅(卦一百六十四),[渙] 風水渙(卦一百六十五),[節] 水澤節(卦一百六十六),[飲] 日水飲(卦一百六十七),[凹] 水星凹(卦一百六十八),[食] 星水食(卦一百六十九),[滋] 水日滋(卦一百七十),[巽] 巽為風(卦一百七十一),[兌] 兌為澤(卦一百七十二)。

下經從聚為星卦到天生道卦共計八十四卦如下:

[聚] 聚為星(卦一百七十三),[散] 散為雲(卦一百七十四),[粟] 雲水粟(卦一百七十五),[尚] 水月尚(卦一百七十六),[谷] 月水穀(卦一百七十七),[交] 水雲交(卦一百七十八),[元神] 生空元神(卦一百七十九),[意] 形死意(卦一百八十),[乏] 星空乏(卦一百八十一),[燎] 形日燎(卦一百八十二),[靈] 靈為生(卦一百八十三),[亡] 亡為死(卦一百八十四),[問] 死水問(卦一百八十五),[命] 水生命(卦一百八十六),[昏] 死月昏(卦一百八十七),[雨] 雲生雨(卦一百八十八),[兵] 死雲兵(卦一百八十九),[岐] 月生岐(卦一百九十),[竭] 雲死竭(卦一百九十一),[往] 生月往(卦一百九十二),[罔] 死空罔(卦一百九十三),[色] 形生色(卦一百九十四),[暮] 星死暮(卦一百九十五),[旭] 生日旭(卦一百九十六),[冷] 火死冷(卦一百九十七),[旺] 生火旺(卦一百九十八),[盲] 日死盲(卦一百九十九),[足] 生星足(卦二百),[回] 生死回(卦二百零一),[劫] 死生劫(卦二百零二),[見] 星形見(卦二百零三),[獨] 空日獨(卦二百零四),[對] 日月對(卦二百零五),[匯] 雲星匯(卦二百零六),[換] 死星換(卦二百零七),[燦] 日生燦(卦二百零八),[幻] 雲空幻(卦二百零九),[矛] 形月矛(卦二百一十),[包] 山月包(卦二百一十一),[陣] 雲雷陣(卦二百一十二),[舉] 雲日舉(卦二百一十三),[盾] 星月盾(卦二百一十四),[猛] 星日猛(卦二百一十五),[津] 雲月津(卦二百一十六),[明] 日星明(卦二百一十七),[戶] 月雲戶(卦二百一十八),[漫] 星雲漫(卦二百一十九),[衡] 月日衡(卦二百二十),[漏] 風雲漏(卦二百二十一),[汛] 月澤汛(卦二百二十二),[候] 生雲候(卦二百二十三),[廁] 月死廁(卦二百二十四),[訓] 死日訓(卦二百二十五),[慧] 星生慧(卦二百二十六),[覓]月空覓(卦二百二十七),[範] 形雲範(卦二百二十八),[局] 月星局(卦二百二十九),[式] 日雲式(卦二百三十),[既濟] 水火既濟(卦二百三十一),[未既] 火水未既(卦二百三十二),[場] 風月場(卦二百三十三),[首] 雲澤首(卦二百三十四),[景] 景為月(卦二百三十五),[亮] 亮為日(卦二百三十六),[蒸] 澤日蒸(卦二百三十七),[運] 星風運(卦二百三十八),[莫] 死澤莫(卦二百三十九),[得] 風生得(卦二百四十),[伏] 死風伏(卦二百四十一),[失] 澤生失(卦二百四十二),[穎] 澤星穎(卦二百四十三),[清] 日風清(卦二百四十四),[勁] 雷星勁(卦二百四十五),[高] 日山高(卦二百四十六),[耳] 死形耳(卦二百四十七),[自在] 空生自在(卦二百四十八),[門] 死山門(卦二百四十九),[威] 雷生威(卦二百五十),[危] 死雷危(卦二百五十一),[倫] 山生倫(卦二百五十二),[暴] 死地暴(卦二百五十三),[理] 地生理(卦二百五十四),[迷] 死天迷(卦二百五十五),[道] 天生道(卦二百五十六)。死雷危(卦二百五十一),[倫] 山生倫(卦二百五十二),[暴] 死地暴(卦二百五十三),[理] 地生理(卦二百五十四),[迷] 死天迷(卦二百五十五),[道] 天生道(卦二百五十六)。死雷危(卦二百五十一),[倫] 山生倫(卦二百五十二),[暴] 死地暴(卦二百五十三),[理] 地生理(卦二百五十四),[迷] 死天迷(卦二百五十五),[道] 天生道(卦二百五十六)。

“本經”部分,主要是

《鬼谷歸藏經》的“陰”、“陽”,分別呈中斷的與相連的線條形狀,即“陰”用“- -”與“陽”用“一”表示。古人“取類比象”,用陰陽範疇來歸納剛柔、仁義、寒暑、

在“陰”與“陽”觀念得以確立的基礎上,伏羲取法天、地、人、鬼 由於“天道”特性為陰與陽,“地道”特性為柔和剛,四才中每“才”便有兩種變化可能,四才排列組合最多形式為十六種,聖人依此取像創立了 《“爻”的原意也就是陰陽之交變。十六經卦名稱為:乾卦、坤卦、艮卦、震卦、巽卦、兌卦、坎卦、離卦、亮卦、景卦、聚卦、散卦、實卦、虛卦、靈卦、亡卦。《經卦解》概括十六卦的性質是:“乾,天、大、健也;坤,地、小、順也;艮(gèn),山、靜、止也;震,雷、懾、動也;巽(xùn),風、進、入也;兌(duì),澤、出、說也;坎,水、流下、陷也;離,火、炎上、麗也;亮,日、光、光明也;景,月、暗、黑暗也;聚,星、合、聚合也;散,雲、分、分散也;實,形,有、有形也;虛,空、無、無形也;靈,生、命、生命也;亡,死、薨、死亡也。”

鬼穀子將“十六卦”兩兩相重,構成二百五十六個不同的八畫卦,即“二百五十六卦”(也稱“本經卦”),每卦中的兩個經卦符號,居上者稱為“上卦”(也稱“外卦”),居下者稱為“下卦”(也稱“內卦”)。如《定卦》的“巽上聚下”,“上卦”是“巽”,“下卦”是“聚”,可稱為“巽上聚下”。“二百五十六卦”每卦皆有八爻。鬼穀子作《本經》後,“- -(陰爻)”,以“六”表示;“—”(陽爻)”,以“九”表示。此時四爻的十六卦乾坤卦、艮震卦、巽兌卦、坎離卦、亮景卦、聚散卦、實虛卦、靈亡卦。按著《經卦解》“十六卦相對”是說上面八對是對卦,以突出其間矛盾、對立的屬性。

八爻的位置稱作“爻位”,自下而上分別為“初”、“二”、“三”、“四”、“五”、“六”、“七”、“上”。如《定卦》(巽上聚下)自下而上的八爻分別稱為“初九”、“六二”、“九三”、“九四”、“六五”、“六六”、“九七”、“上九”。

本經卦、爻辭,即係於卦畫下的文辭,其中一卦一名,卦辭為每卦一則,總彖全卦卦意;爻辭每爻一則,分述各爻爻義。《鬼谷歸藏經》共有二百五十六卦、二千零五十爻,因而相應的也有二百五十六則卦辭和二千零五十則爻辭(由於《乾》《坤》兩卦各有“用九”和“用六”的文辭,故將其併入爻辭之中,即總計二千零五十則爻辭)。

《鬼谷歸藏經》備包有無,彌綸天地,思想高度發達。

有關經濟思想:

人在天地間是必須要勞動的,提倡通過勞動得到報酬。如“日出而作,順應天道。作而得食,順天應道”。指出可以做事的地方有“作於野,作於市,事廟,作於田等等”,還可以大家在一起做“群作”,指出有些事情不可做,如“匪事”,做了“征凶”。不提倡不勞動,如“不作,勿用”。

做事用人講究“熟配”、“強配”、“元配”,沒有辦法了再選擇“蒙配”。不論用什麼樣的人,都要“正位擇人,配以信”。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首先考慮“配巽”“配兌”,就是讓你在做事情前,首先考慮投入與產出。投入選擇的好,就會“利入,順,利有悠往”。產出要注意“利出,行衡,平機樞”,這樣才會達到“鼎配而舉”,而“鼎配而舉”,就是為了“以成事”。

貨幣思想指出“幣於通市”,貨幣就是用於疏通市場財貨的。而“交於奴”是用人要付薪水的。而“交於妾”是指出取得貨幣是可以養家糊口的。“幣畜府庫”可以使國庫充盈,但不能用雄厚的儲備“噬人”,否則最終結果是“兇”。


玄空飛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